中国广电的发展历程
2010 年 8 月,广电总局成立国家级广电网络公司筹备组,开启了中国广电的筹备之路.2014 年 4 月 17 日,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 5 月 28 日经国务院批复,由中央财政出资正式挂牌,成为中央文化企业.2016 年 5 月 5 日,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拿到了电信业务领域的入场券.2019 年 6 月 6 日,工信部发放 5G 商用牌照,使其与其他三大运营商站在了 5G 时代同一起跑线.2020 年 10 月 22 日,中国广电获批成为中国第四大电信运营商.2021 年 7 月 1 日,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正式更名为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范围与资源优势
中国广电的业务涵盖通讯服务、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移动通信、互联网等领域。其有线电视业务由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及各地广电网络公司运营,拥有全国最大的有线传输覆盖网和庞大的用户资源,截至 2022 年 6 月底,全国约有 2.7 亿户有线数字用户和约 1.8 亿户宽带用户。在 5G 通信业务方面,其使用 700MHz 频段作为 5G 主要频段,该频段传播距离远、穿透能力强、覆盖成本低,能有效解决多种场景的信号覆盖问题.
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
中国广电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 。在 5G 网络建设上,与中国移动开展深度合作,仅用 6 个月时间建成覆盖全国 31 省份的 5G 精品网络,实现 700MHz 5G 网络乡镇及以上区域连续覆盖、热点农村区域覆盖,截至 2024 年 2 月,广电 5G 用户突破 2300 万,与中国移动一起建成 700MHz 5G 基站超 60 万站.
在业务创新方面,积极探索 5G + 广播电视的融合应用,如推出 5G 新通话、NR 广播等创新服务.2024 年的 MWC 上海展会上,中国广电展示了多项 5G 通信技术成果,如依托广电 700MHz 5G 技术支持的第一财经 MWC 现场演播室,以及 “5G + 北斗 + 物联” 打造的 “北斗应急广播” 系统等.
产业布局与战略规划
中国广电坚持 “内容 + 平台 + 渠道 + 终端” 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依托相关资质,逐步建立独特的内容优势,发挥智慧化网络平台特点,形成全渠道全终端运营能力。战略规划上,围绕 “有线 + 无线 + 卫星 + 国际传播 + 内容” 发展战略,协同推进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互联互通平台建设、移动多媒体交互广播电视网建设、可经营性卫星增值业务发展和内容业务创新.
社会责任与文化担当
作为中央文化企业,中国广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广电行业扶残助残工作,2024 年以来,全国卫视频道播出扶残助残类节目超 5000 期,相关公益节目观看总触达户次达 103 亿次。同时,有线电视网作为 “党媒政网”,在践行国家文化专网和文化大数据项目等重大国家级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参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等试点建设.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中国广电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与老牌运营商相比,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方面还有待提升,需要在技术、网络、人才等方面持续投入,以增强自身竞争力。未来,随着 5G 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中国广电有望进一步发挥 700MHz 频段优势和媒体融合优势,深化 “固定 + 移动”“广电 + 通信” 业务融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差异化和精准化的服务,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的高质量发展.